我有一个基建群
作者:苏木衣 | 分类:古言 | 字数:63.7万
本书由番茄小说网签约发行,版权所有侵权必究
第239章 村民迁入
有了衙门的公文后,做事儿就有效多了。
等到王二他们带了印章和人手回来,苏洛就立刻将写好的公文都盖上了章,直接交给了田大力,由他带着换上衣服的新衙役们立刻上岗,去村里带人回来了。
同他们一起前去的,还有不少自带“司机”的车马。
剩下的人手苏洛也没让他们闲着,城里提前准备好的空间需要调度,另外还需要几个人去城外守着,随时观察南梁人的动静,一旦发现异常,需要尽快回来禀报。
田大力这个直脑筋,在接到命令后做事还是很利落的。
去了村子就开始公示衙门的公文,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,直接带人连物一起送走。
要是不肯的,那就直接把人捆了带走,至于屋里的东西,就不管主人的想法了,他看着办。
反正只要南梁人用得着的,就胡乱塞一通到马车里,他这边不方便带的,就直接毁掉,严格执行苏洛的命令,绝对不给南梁人留下一针一线。
后头的村民见反抗无效,东西可能还要被糟蹋。
眼看着田大力一群衙役那胳膊能有他们腿粗,还带着武器,是反抗不了了。
更别说这些衙役背后还有个县衙和官老爷呢。
要是不肯听命,说不定来年这赋税就要被上涨几分,到时候饿死了都没人帮忙的。
那就跟着去一趟吧!
反正又不要他们交钱。
实在不行,到时候再回来呗!
自己说服了自己以后,这些村民的动作就利落起来了,赶紧按照田大力宣布的标准,将有用的东西都收拾起来准备带走,其他要么原地销毁,要么也得挖个坑埋了,还不能看出痕迹来。
突然这么大的动静,临近的村子自然也接到了风声。
他们自然也不想这么乖乖听话,就有人往山林里避,准备躲开这一波衙役,等人走了他们再回村子。
哪知道田大力根本没有追击他们的打算,既然你人都跑了,那就是房子里的东西都不要了?
那就通通搜刮出来烧掉!
还好,这附近的山林都不算茂密,离村子也近,躲进去的人听见动静,赶紧又跑了回来,拯救自己的“家产”,要不这可就得血本无归了!
得。
这衙役是真的油盐不进。
打也打不过,说也说不得,除了跟他走,别无他法。
就算人能躲,银子能随身带走,可仓库不能随身携带,房子更是停留在原地。
通通都能被烧了。
与其硬扛,还不如乖乖顺从呢!
这样一来,后面的行动就快速了许多。
这也得是田大力来干这活儿了,不用考虑那么多,也不用去想什么得失利益名声前程,根本不怕得罪人,只要知道需要尽快完成新任苏县令下达的任务就好。
且他本人的形象也是威慑力十足,一般人都打不过,那大块头,看一眼都容易让人胆怯。
要是换作丁三福过来,还不一定有这么顺利呢!
田大力的行动迅速,终于赶在南梁军抵达之前,带着一大群村民赶到了城门外。
几乎每一家子都是大包小包,又是牵着牛又是赶着鸡鸭的,宁愿麻烦些,都不能丢在村子里了——毕竟田大力这汉子根本不讲情面,只要不带走,这类物资全都烧烧烧!
他们可舍不得。
也幸亏去之前去征用了不少板车和马车,要不还真的很难装下好些零碎的东西。
城门这边早就已经打过招呼了,一看是田大力带人回来,连忙开门将人放进城中。
此时,镇上的人还没感觉到气氛的变化呢,一开始见有人进城,还奇怪村里的人今儿个来得怎么这么晚,够时间卖完东西回村儿里吗?
然后便想着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便宜的农家产物,也好买些回去做菜。
哪知,一开城门,外头竟然就突然涌入了这么多人口,还是各个包袱叠着包袱,要不是从里面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,一看就是经常在镇上出没、住在周边村子的农户,他们还真要以为这是从什么地方集体赶过来的难民呢!
镇上的人还来不及引起什么乱子,周围的衙役们已经开始将人群驱散。
而田大力这边带来的人,也被带去了规划好的地盘。
前任县令是个抠搜的,县衙里的东西都在他走时被搜刮一空。
苏洛如今想开仓门拿点儿什么东西应急都不行。
还好,镇上的商铺最近刚赶上了进货的时期,存货都很足。
而进城的农户们,也都在田大力的“一烧光”政策下,把家中的存粮积蓄啥的都给带来了。
苏洛不缺钱,就缺东西,直接拿钱从他们手上买来便是。
商铺那边自然乐得做这笔生意,还在好奇衙门那小气吧啦的县太爷,这次怎么还舍得给钱买了,以前可是用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来克扣的。
而农户们也很高兴。
他们带来的东西多着呢,本就是一家子的口粮,省着点吃,照主食来算,能吃上好长一段时间。
如今卖出去一些都不打紧。
他们也没想到,进城一趟,不用缴纳进城费不说,还能赚一笔钱,连运送的马车都不是他们自己出。
这样看来,也不是不能忍受?
各个村子里的人不多,这还是因为今年年荒,有不少人都直接去外地投奔了。
但聚在一起,这数量也不算少。
除了一些闲置的空房,苏洛直接找了些从系统商城里兑换的材料,在镇上规划的空地里搭起了简易的帐篷。
虽然没有房屋牢靠,但基础功能还是有的。
这种战时背景,能活下来就好,其他的就不用那么在乎了。
也幸亏在系统商城里,这些日常物资反而价格不算贵,苏洛买了这么些存货,也没用上多少交易币。
她如今存款不少,还有城主卷轴每日坚持签到的收入,这么花出去一笔,并不会心疼。
总比在镇上拿着钱也买不到合适的材料来得好。
村民们还没有过这种类似于“野营”的经历,特别是小孩子们,根本感受不到害怕,反而在帐篷区快乐地跑来跑去,一时间看上去气氛还挺和谐。